elementname
NEXT
PREV

当前位置: 首页 - 新闻中心 - 媒体聚焦 - 正文

媒体聚焦

【江西新闻】生死时速抢救重度缺氧新生儿,创造生命奇迹

文章作者:admin 时间:2021-09-03 点击数:

江西新闻客户端讯(陈纷)近日,江中二附院妇产科医护人员齐心协力上演生死时速抢救,成功抢救2名重度缺氧新生儿,让生命之光继续绽放。

1300g早产宝宝闯过层层艰难险阻 赢得了与生命的“赛跑”

“您好!这里是妇产科......嗯嗯!.......好的!”“医生,接抢救电话,一产妇孕期30周,在家出现早产,现已自行娩出,请我们去接诊!”8月31日早,刚刚交完班,江中二附院妇产科又是一幅忙碌的场景。

“立即准备接生器械、用物等......,杨霞、何丽霞随我前往患者家中接诊!”当班医生刘暻立刻安排好工作前往患者家中。

8点25分,仅仅用了不到十分钟,医护人员一口气爬上了六楼到达了患者家中。此时,产妇已自行娩出,新生儿全身青紫,无哭声,无喉反射,心率50次/分。

“必须立即抢救!”刘暻说道,“保鲜膜、被子、吸耳球......”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,刘暻为新生儿进行了保暖,清理呼吸道处理。

“准备心脏按压、正压通气!”在一系列专业的抢救措施下,新生儿情况较前明显好转。

8点35分,产妇与新生儿转移至医院妇产科产房,放置新生儿辐射保暖台立即给予吸痰管吸痰,脉搏氧饱和仪检测,同时也给予正压通气及胸外按压。

“心率52次/分,Spo2 80%!”

“继续!”刘暻的动作没有停下。

“心率为100次/秒,Spo2 92%!”30秒后指数有所提高,但新生儿仍然呈呻吟样哭声,全身青紫,无肌张力。

“心率搏动范围160-170次/分,Spo2 95%——99%!”一分钟后,护士惊喜地说。

此时的医护人员深深地松了一口气,露出来喜悦面容。

“这个孩子比别的孩子提前2个月来到人间,体重只有1300克,器官远未发育成熟,甚至连自己的正常体温都无法维持,生命体征是极不稳定的,肺部、气管还有大量羊水、痰,导致宝宝呼吸不畅,严重缺氧。”刘暻医生回忆道。“好在宝宝还是闯过了层层艰难险阻,赢得了这场与生命的 ‘赛跑’。”

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抢救重度缺氧新生儿 创造生命奇迹

第二天凌晨5点45分,助产士杨霞再次接到一名产妇。

患者家属驱车20分钟赶到江中二附院妇产科,到达医院时产妇在家自行娩出了胎儿的双脚、躯干,而胎头却卡在子宫里未娩出。5点50分,值班医师胡艳红和助产士杨霞、护士胡亮立马对新生儿进行了胎头助娩,助产妇完全娩出胎儿。

出生后体态苍白,无哭声,无肌张力,无喉反射,心率小于100次/分,又因头部卡在子宫长达20分钟,宝宝重度窒息,无自主呼吸,情况十分危急。

“先对宝宝进行保暖......清理呼吸道......心脏按压......正压通气......”随着胡艳红声音的落下是一个个干净利落的动作,医护人员分秒必争,立即用塑料薄膜包裹宝宝,同时放在预热的抢救床上进行复苏,整个抢救室内没有一句嘈杂话语、没有一双空挡的手,医护人员全神贯注投入抢救,过程紧张而有序,汗水不断她们的头上冒出。

“医生!宝宝正压通气、胸外按压给氧60秒后评估心率为60次/分,氧饱和度检测不出!”此时的新生儿肤色依然苍白,四肢松弛,且无哭声。

“重新摆正体位,继续正压通气配合胸外按压!”胡艳红认真说道,“请立即联系麻醉科进行插管手术抢救!”

经过十几分钟的坚持抢救,6点18分新生肤色转为红润,继续通气按压,10分钟后新生儿评估心率126次/分,血氧饱和度92%。

几分钟后,麻醉科黄细付主任来到现场,了解情况后立即对新生儿进行麻醉,行气管插管。

“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,产妇属于早产,胎位是臀位且产妇已自行分娩而头却卡在子宫,这种情况是比较危险的。”胡艳红说,“要想长到足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存活下去,需要度过体温管理、呼吸、循环、感染、营养、神经损伤等重重难关,每个关卡都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,这就要求我们在救治这些危重患儿的临床管理中做到精细化、系统化,尽可能在保证存活率的基础上改善其预后。”

“皮肤薄得像一层纸,连血管都清晰可见。”这是胡艳红对宝宝的最初印象。

作为妇产科的医护人员,她们手上掌握的不仅仅是个患者,更是一个新生的生命,面对高难度的抢救工作她们只能全力以赴挽救。在新生儿病房里,早产儿、重度窒息、低体重患儿属于少数,更多的患儿是出现了黄疸、普通的肺炎等情况。宝宝因为疾病住院治疗,无法与父母团聚,父母在心理上会有伤感情绪,而在妇产病房,无论病情轻重与否,都会得到医护人员母亲般的关爱。

胡艳红说:“作为患儿的‘临时妈妈’,我们不仅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,还要照顾吃喝拉撒。同时还要和家长多沟通,带去心理上的安慰。妇产科不仅需要专业精湛的技术,更意味着爱与守护的责任。”

来源:江西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