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通讯员 李明明 陈纷)近期,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按照“江西省‘三医’协同十大便民惠民举措”要求抓好贯彻落实工作,进一步落实“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”主题活动,医院从细节着手、主动服务、优化流程,全面推行了一系列便民服务新举措,如适老化服务、特殊人群便民措施、“一次挂号管三天”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、药事服务等便民措施,多措并举推进便民惠民服务落地见效, 提高人民群众在看病就医上的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3月14日,医院分管院长及医务、护理、财务、医保、药剂、门办、信息、后勤等职能科室走访医院门诊、住院部大楼,模拟患者从门急诊到入出院就医看诊全流程,查看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落实情况,同时与工作人员充分交流并给出整改意见。

走入门诊大厅,医院已对挂号缴费自助机进行了全新升级,并在预检分诊、自助机、挂号窗口等关键点提供人工引导和帮助,针对老年人、残疾人、孕产妇等特殊群体的就诊环境进行升级改造,增加无障碍设备设施、自助轮椅、平车、充电宝等便民设施配置。同时走访发现也存在“防滑提示牌、雨伞架、轮椅放置位置不合理”“便民提示标识不明显”“无便民咨询服务电话”“电子屏利用不合理”等细节问题,要求相关科室要从细微之处下功夫,力求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变化、享受到实效。

深入诊区,走访人员查看了坐诊医师工作站“一次挂号管三天”、检验结果互认共享、药事服务的落实情况。走访人员了解到,患者在初次挂号后的三日内,无需再次挂号即可前往相应科室就诊或复诊,且凡是江西省内其他合格医疗机构出具的检查检验结果,在本院同样获得认可,无需重复检查。而在药事服务上,医院对于行动不便或异地患者取药难、煎药烦的问题医院提供了“中药快递到家”服务;为了让慢性病患者少跑腿医院完善了慢性病长期处方机制,实实在在为患者提供了便利。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,也避免了重复医疗,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。
走访过程中还重点查看了各楼层的突发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设备、呼吸气囊等急救器械的使用和维护情况,查看了楼层报警器、看诊自动叫号系统运行情况,提醒和督促负责部门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,确保AED这一救命神器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。

在走访后的座谈交流会上,分管院长李林指出,要以患者为中心,树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“人民至上,生命至上,始终把百姓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”的理念,从全心全意服务患者的角度出发,在医院全链条服务的每一处细节上做一些便民惠民的事情,为患者就医就诊带来便利,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一直以来,医院都紧紧围绕解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,通过优化服务细节,做到有问必答、事事有回应、件件有着落,不断优化患者就医体验。接下来,我院将继续深入调研,准确把握群众需求,不断探索和创新服务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