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lementname
NEXT
PREV

当前位置: 首页 - 医疗服务 - 中西医特色治疗 - 正文

中西医特色治疗

中西医结合治疗肛漏

文章作者:admin 时间:2023-07-01 点击数:

肛漏是肛痈成脓自溃或切开所遗留的腔道,又称痔漏、漏疮,西医称之为“肛瘘”。

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。一般是由于肛门腺体感染形成直肠周围脓肿。在脓肿破溃或切开后形成瘘道。主要表现为肛门局部出现肿胀、疼痛.可有分泌物自肛门或瘘管中排出。并且反复发作。少数为特异性感染,如结核、克窿病、直肠肛管外伤继发感染也可形成肛瘘。

一、诊断

(一)疾病诊断

1.中医诊断标准:

(1)肛漏系肛痈成脓自溃或切开后所遗留的腔道。又称痔漏。有肛痈病史。病灶有外口、管道、内口可征。

(2)疾病分类

低位肛瘘:

单纯低位肛瘘:只有一条管道,且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。

复杂低位肛瘘:具两条以上管道,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,且有两个以上外口或内口。

高位肛瘘:

单纯高位肛瘘:只有一条管道,穿越肛管直肠环或位于其上。

复杂高位肛瘘:管道有两条以上,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上,且有两个以上外口或内口。

2.西医诊断标准:

(1)症状:反复发作的肛周肿痛、流脓,急性炎症期可发热。

(2)局部检查:视诊可见外口形态、位置和分泌物。浅部肛瘘肛门周围可触及    索状物及其行径。直肠指诊可触及内口、凹陷及结节。

(3)辅助检查

探针检查:初步探查瘘道的情况。

肛镜检查:与亚甲蓝配合使用,可初步确定内口位置。

瘘道造影:可采用泛影葡胺等造影剂,尤其对于复杂性肛瘘的诊断有参考价值。

直肠腔内超声:观察肛瘘瘘管的走向、内口,以及判断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。

CT或MRI:用于复杂性肛瘘的诊断,能较好地显示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。

(二)证候诊断

1.湿热下注证:肛周有溃口,经常溢脓,脓质稠厚,色白或黄,局部红、肿、热、痛明显,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;可伴有纳呆,大便不爽,小便短赤,形体困重,舌红、苔黄腻,脉滑数。

2.正虚邪恋证:肛周瘘口经常流脓,脓质稀薄,肛门隐隐作痛,外口皮色暗淡,时溃时愈,按之较硬,多有索状物通向肛内;可伴有神疲乏力,面色无华,气短懒言,舌淡,苔薄,脉濡。

3.阴液亏虚证:瘘管外口凹陷,周围皮肤颜色晦暗,脓水清稀,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;可伴有潮热盗汗,心烦不寐,口渴,食欲不振,舌红少津、少苔或无苔,脉细数无力。

二、治疗方案

(一)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

(1)湿热下注型

治法:清热利湿

方药:二妙丸合萆薢渗湿汤加减,苍术15g,萆薢15g,薏苡仁30g,土茯苓30g,滑石30g,鱼腥草30g,牡丹皮12g,泽泻12g,通草12g,防风12g,黄柏12g,蝉蜕6g。

(2)正虚邪恋型

治法:托里透毒

方药:托里消毒散加减,党参10g,黄芪15g,当归10g,川芎10g,赤芍15g,白术15g,茯苓10g,金银花10g,白芷15g,生甘草6g。

(3)阴液亏虚型

治法:养阴清热

方药:青蒿鳖甲汤加减,青蒿6g,鳖甲15g,细生地12g,知母6g,丹皮9g。

(二)外用中成药

根据病情选用具有清热祛湿、理气止痛等功效的中成药,如马应龙痔疮栓、马应龙麝香痔疮膏、普济痔疮栓、金玄熏洗济、康复新液等。

(三)手术治疗

1.治疗原则:清除原发病灶,引流通畅,分次紧线,避免过度损伤括约肌,保护肛门功能。

2.手术方法(简略)

3.术后处理:

(1)术后每日排便后肛门洗剂熏洗坐浴1次。

(2)创面每日用红油膏换药1次。

(3)根据病情及临床实际,可选用肛肠综合治疗仪、超声雾化熏洗仪、熏蒸床(坐式)、智能肛周熏洗仪等。

(四)针刺、热敏灸疗法、理疗

(1)疼痛

针刺: 近取大肠俞、长强、八髎,远取双侧三阴交、阴陵泉、承山,采用强刺激手法,得气后留针30分钟。或用普鲁卡因,长效止痛,长强穴封闭。

(2)尿潴留

热敏灸:在中极、关元、膀胱俞、三阴交、阴陵泉等热敏点高发区,采用我院热敏灸艾条,点燃后在上述穴位距离皮肤约3cm分别进行回旋、雀啄、往返、温和灸四步法,探查热敏穴后,悬灸至灸性感传消失为度,每日1次。

(3)理疗

用神灯在肛门局部进行照射,可消肿止痛、温通经脉、调和气血。

(五)中药熏洗疗法:在肛瘘手术后,根据病情可选用我院自拟肛门洗剂熏洗肛门部,以起相应的治疗作用。

1.肛门止痒洗剂:

适应症:术后肛门瘙痒,或有皮肤粗糙肥厚,剧痒难痒,舌淡,苔白,脉弦细。

方药组成:当归15g、生地15g、制首乌10g、荆芥15g、防风10g、白蒺藜10g、黄芪20g、生地15g,赤芍10g,川芎10g,白鲜皮15g,蝉蜕10g,薄荷10g,独活15g生甘草6g。

2.肛门消肿洗剂:

适应症:术后肛缘水肿,局部红肿明显,可伴畏寒,发热,头痛,恶心,胸闷;舌红,苔黄,脉数。

方药组成:金银花15克、野菊花15克、蒲公英15克、紫花地15克、天葵子10克,黄连10克、黄芩10克、黄柏10克、栀子10克。

3.肛门利尿洗剂:

适应症:术后尿道灼热或尿点滴而下,排尿不净感,少腹坠胀疼痛,苔黄腻,脉滑数。

方药组成:车前子20g、瞿麦15g、扁蓄15g、滑石15g、栀子10g、炙甘草6g、通草15g、生大黄6g。

三、疗效评价

(一)评价标准

治愈:肛瘘瘘管消失,肿痛流脓症状消失,手术创口基本愈合,排便功能正常。

好转:肛瘘肿痛流脓症状减轻,手术创口基本愈合,排便功能基本正常。

无效:肛瘘肿痛流脓症状依然如故。

(二)评价方法

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对患者的肛瘘瘘管存在情况、肿痛流脓症状改善情况、手术创口愈合情况、肛门括约功能进行比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