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膏方
膏方又称膏剂或膏滋药。
膏方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,辨证论治为基础,强身与疗疾相结合,疗效明显,服用方便的中医特种保健品。膏方是中医的一个鲜明特色,是中医的重要内涵,体现了《内经》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的预防思想和中医寓攻于补,攻补兼施的治疗特色。膏方在治未病,特别是在未病先防、有病早治,既病防变,病愈防复发,涉身防摔等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,又有一人一方量体用药的特点,深受广大群众喜爱。膏方是中医常用八种剂型,丸散膏丹汤酒露锭之一。
膏方的历史
膏方历史悠久,起于汉唐,在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,如马膏,唐代《千金方》中个别“煎”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,如苏子煎。宋朝膏逐渐代替煎,基本沿袭唐代风格,用途日趋广泛,此时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。明清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,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、制作规范,膏专指滋补类方剂,煎指水煎剂;数量大大增加,临床运用更加广泛。清代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,宫廷中亦广泛使用,如《慈禧光绪医方选议》有内服膏滋方近30首。晚清时膏方组成渐复杂,并强调辨证而施,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。
最佳服用季节
中医进补,四季皆宜,但服用膏滋药,则以冬季为宜;
因为膏滋药比较滋腻,热天服用不易消化吸收,同时一料膏滋药,一般要服用六到七周,在气温较高时容易变质。一般以冬至日起45天左右,即头九到六九为最佳时间,如果准备一冬服二料膏滋药,则可以适当提前。
除了易于保存等原因外,主要因为按四季的“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”的特点,冬季是封藏的季节,天气寒冷,食欲旺盛,腠理致密,进食的数量和质量需求方面也较热天为多。
因此,冬令正是及时进补的大好时机!
适宜人群
1、慢性疾病患者(非急性发作期):易感冒、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肺气肿;脾胃病、心脑血管疾病、慢性肾炎、贫血;风湿免疫病、腰腿关节疼痛、骨质疏松;银屑病、荨麻疹、黄褐斑等。
2、疾病恢复期患者:大病重病后、手术后、创伤后、肿瘤放化疗后调治,扶正抗邪。
3、老年病调治:治病防病、补肾填精,延缓衰老。
4、亚健康人群、体质调理:易疲劳、体虚、头晕、心悸、失眠、记忆力减退等,调整阴阳、防病纠偏、增强体质。
5、女性、男性内分泌功能紊乱:月经不调、更年期综合症、产后体虚、产后风湿、遗精、遗尿、尿频等。
不适宜人群
1、孕妇
2、婴幼儿
3、肝炎、结核等活动期患者
4、各类疾病发作期患者